《学习与研究》刊发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刘智勇署名文章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03
近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5期刊发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刘智勇署名文章《集聚“候鸟”力量,赋能县域发展》,聚焦利川将康养避暑优势转换为

近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办的《学习与研究》2023年第5期刊发恩施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刘智勇署名文章《集聚“候鸟”力量,赋能县域发展》,聚焦利川将康养避暑优势转换为县域发展的做法。

640_副本.png

全文如下:

集聚“候鸟”力量,赋能县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近年来,湖北省利川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围绕加强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大力集聚康养避暑“候鸟人才”力量,探索出“候鸟人才”服务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工作模式。

一、给予最高礼遇,打造近悦远来洼地。

利川享有“中国凉爽之城”“天然氧吧”称号。每年夏季,前来避暑的人群近60万,其中不乏各类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科教文化工等高层次人才。近年来,利川市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党建引领聚合力、以优质服务暖人心,大力实施“候鸟人才”工程,引导“候鸟”为“第二故乡”发展献智献策。

坚持党建引领,让“候鸟”找到组织。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35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人才工作纳入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加强对“候鸟人才”工作的统筹谋划、集中部署、整体推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制胜优势。制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候鸟”型人才作用的意见》《利川市柔性引进“候鸟人才”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揽子人才政策,巩固人才制度体系,强化人才政治引领,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按照“村(社区)党组织+临时党支部+候鸟党员”模式,遵循“不收党费、不发展党员、不转接党组织关系”原则,创新设立25个“候鸟人才”临时党支部、68处“候鸟红色驿站”,开展专题党课、专业技能等各类培训326场次,服务“候鸟”党员超6000人次,培育本土人才超10000人次,让“候鸟人才”有组织、有阵地、有归属感,真正实现组织依靠人才发挥作用、人才凭借组织实现价值。

注重诚心引才,让“候鸟”受到礼遇。牢固树立“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意识,采取“滚雪球”的办法,将大批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纳入“候鸟智库”,通过召开座谈会、对接会等形式,搭建供需对接桥梁,让“候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在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作用。聚焦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对口支援等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候鸟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候鸟人才”持续为利川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增强“候鸟人才”的荣誉感。目前,已将 1377名“候鸟”纳入智库,向60余名各领域尖端人才颁发聘书,签订服务项目145个,5名“候鸟人才”获得国家、省级荣誉表彰。开展“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精准选派一批“候鸟”专家定期授课,指导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专业队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研究中心研究员被谋道镇聘请为产业顾问,向村民免费传授猕猴桃种植技术,帮助发展红心猕猴桃2000余亩。创新设立“候鸟人才日”,集中展示“候鸟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22年首届“候鸟人才日”活动中,向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武汉大学教授梅荣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等12名优秀“候鸟人才”颁发特别贡献奖。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