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韩部署“萨德”风声日紧,我外交部严正声明坚决反对。而一些媒体也跟风炒作中国对抗“萨德”的“新技术”。有人甚至在说,中国要研制一系列高超声速中程导弹来对付“萨德”。 其实早在还在讨论是否批准部署“萨德”的时候,笔者就已经分析过“萨德”对于韩国并无意义。而且,如果中美间爆发严重冲突,“萨德”对中国而言也不过是多了一点儿麻烦,算不上什么严重威胁。可以说,“萨德”对于韩国来说是“损人不利己”,背后反映出的,是该国精英阶层挥之不去的对美国的精神依赖。 2010年中美黄海“亮剑”后,韩国也一度考虑其地区安全形势,“萨德”就是在这个形势下,美国逼迫韩国“选边”的“试金石”。韩国如今的选择,已经发出很明确的信号。然而在中国的强烈反应之下,韩国依然不改初衷,那么中韩关系恶化的责任,自然要落在韩国自己的身上。 近年来,美国在其战略对手周边加强反导部署,已经成为一种明显趋势,究竟美国的战区反导系统和国土反导系统有什么能耐,我们该如何破解呢? 要讨论反导,我们首先还是要说说反导系统的目标——弹道导弹,只有理解了战略、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究竟是干什么的,我们才能理解相应反导系统的目的,才能谈得上理解“破解”之道。 机动发射架上起竖中的V-2飞弹 现代导弹系统的鼻祖,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的V-1V-2导弹号称“复仇武器”,主要用于袭击伦敦,后来也被用来打击安特卫普等欧洲大陆上的重要目标。1941年,纳粹德国曾经用轰炸机对英国实施空中进攻战役,英军依赖雷达预警系统、民防体系、拦截机、高射炮,进行了有效的抗击。 纳粹的V-1导弹作为一种使用脉冲喷气式发动机的巡航导弹,飞行速度较快,又采用低空飞行,当时的雷达难以预警,因此英军对这种导弹的拦截率不高。但尽管如此,从心理意义来说,这种可以被民防对空观察哨及时发现的导弹,至少在它飞临目标区之前,英国人还能拉响空袭警报。 相比之下,V-2导弹作为如今弹道导弹的鼻祖,在二战时期连对其进行可靠预警的手段都还没有发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当V-2导弹呼啸而来的时候,英国人是连空袭警报都来不及发出的。而V-2重达1吨的大型弹头,也足以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两相结合,尽管V-2导弹大部分根本没有落到预定目标区,但仍然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拿导弹攻击城市,利用弹道导弹难以预警和拦截的特点给敌方制造恐慌气氛,发挥战略效果的作战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发展。一方面,出现了现代的导弹核武器,成为现代世界的最终威慑手段;另一方面,两伊战争中的中东导弹袭城战,成为战术导弹发挥战略作用的典范,战争中和使用各自的弹道导弹互相攻击对方首都。其中伊拉克由于边境距离伊朗首都德黑兰较远,研制了“萨达姆”中程导弹。伊朗将获得的该型导弹残骸交给,双方协定朝鲜借鉴该型导弹研制成功中程导弹后,优先提供给伊朗。 有报道称,该导弹开发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来自,不过后来利比亚……反正就是被自己坑了。 这就是朝鲜和伊朗如今都已经大量装备的“火星8号”(劳动、芦洞)导弹和“流星3”导弹的源头。这两种导弹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三世界国家掌握的成熟中程导弹的典型代表。 从技术角度而言,“火星8号”还是比较落后的,由于从“飞毛腿”发展而来,该导弹的性能不甚理想。据美国科学家联盟相关文章的推测,“火星8号”导弹的发射重量约46吨,战斗部1吨,射程1300公里。 相比之下,中国60年代研制的东风-3导弹发射重量64吨,射程2000-3000公里,战斗部重量2吨。可见,用“飞毛腿”这种射程仅为300-500公里的短程导弹发动机“并联”,强行制造的中程导弹其实是完全无法和大国研制的采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导弹做比较的。 朝鲜中程导弹“芦洞” 不过,朝鲜的火箭技术在冷战结束后有了一个突飞猛进式的进步,去年“屡败屡战”的“火星10号”导弹(舞水端),据推测重量在20吨上下(根据其运载车MAZ-547的载重能力推测),射程达到2500-3000公里,应该说已经接近70年代苏联液体燃料潜射中程导弹(R-27)的技术水平。与此相比,采用固体燃料的东风-21导弹重量就降低到了14吨,射程2000公里以上,可见高能固体燃料火箭的优势。 朝鲜最近展示的“北极星2”导弹已经具备了类似东风-21导弹的基本构型。该型导弹的发射车是一辆类似T-62底盘加长的TEL车,从原来的5对负重轮增加到8对,我们假设每对负重轮承重不变,那么全车的重量应该是在60吨左右,去掉发射车和发射筒等结构的重量,导弹本身的重量应该在15-20吨水平,在首次试射中,该导弹飞行了500公里,弹道高度500公里,根据高弹道飞行试验原理,其射程应该在1500-1700公里左右。 总体而言,这个技术水平比早期的东风-21还有差距。但对于朝鲜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如果朝鲜有能力生产数十枚该型导弹,并为其中部分配备核弹头,将具备一举瘫痪大部分驻日美军基地的能力,其威慑力不容小觑。 相比之下,同样采用固体燃料的伊朗“泥石”导弹的水平就要差了一个档次,该导弹重量达到21.5吨,射程据称接近2000公里。在朝鲜的“北极星2”出现后,可以推断,“泥石”可能也是运用了来自朝鲜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不过由于该导弹年代较早,采用的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燃气舵等部件明显庞大而笨重,水平显然不如朝鲜的“北极星2”。不过近年来伊朗似乎对“泥石”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因为该国已经建立的地下发射设施和多种改进型液体燃料导弹,早就具备了打击和波斯湾周边国家的能力,这是伊朗与美国讨价还价的本钱。 “火星8”、“火星10”、“北极星2”,这三种导弹,也是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的主要应对目标。 “火星8”作为冷战后朝鲜、伊朗等国为应对美国“打击流氓国家”压力研制的“杀手锏”导弹,其主要任务就是效仿伊拉克海湾战争期间的战术,对周边的美军基地,和支持美国的、以色列——乃至欧洲进行报复性打击。但其精度非常差,如果不用核、生、化战斗部的话,实际效果其实也并不大。即使对手不加拦截,也不过是造成类似两伊战争“导弹袭城战”那样的效果,主要是用来给对手进行政治施压。 这种导弹本质上说仍是放大的“飞毛腿”,用“爱国者3”进行末端拦截已经有较高的成功率。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用爱国者2导弹拦截“飞毛腿”导弹,就已经成功缓解以色列遭到伊拉克导弹打击的政治压力。美国在日本、韩国和海湾国家、以色列等国部署的“爱国者3”导弹基本也是发挥同类作用。 当然,随着伊朗、朝鲜导弹在21世纪后的飞跃性发展,“火星10”、乃至“泥石”、“北极星2”这类导弹开始出现。“爱国者3”导弹越来越难以应对,而这些新一代中程导弹的精度也有所提高,尤其是朝鲜核试验后,再也不能小看这些导弹的实战能力。 日本目前已经部署“爱国者3”,可能考虑部署“萨德”。沙特、等海湾国家一方面装备了东风-3,乃至东风-21导弹,对伊朗进行对等威慑,另一方面,也购买了美国“萨德”导弹。 “萨德”作为美国目前最成熟的专业反导导弹系统,对伊朗和朝鲜目前最先进的中程导弹依然有不错的拦截效率——毕竟该导弹的典型作战目标是比它们更加先进的东风-21导弹。 所以,为了应对伊朗的导弹威胁,沙特、阿联酋等国购买“萨德”导弹并不奇怪。以色列则处于政治原因,与美国合作研制“箭2”导弹,性能比“萨德”在某些方面更先进一些。 具体到东亚地区,在韩国部署“萨德”的道理实在是很难说通。 虽然说,“萨德”能拦截中程导弹,自然也能用来拦截短程导弹,且拦截范围可以更大一些。但总体而言,它毕竟只是一种末端防御系统。对于韩国来说,朝鲜不会用中程导弹来攻击韩国,毕竟双方隔38线对峙,就算使用射程500公里以下的“火星5”、“火星6”导弹,朝鲜也能轻易攻击韩国全境。 21世纪后,美国调整了在韩国的基地部署,将原本分散在三八线以南许多地点的基地收缩到几个集中地点,使用“爱国者3”导弹进行掩护。由于朝鲜的导弹性能并不先进,没有什么突防技术,专为对抗短程弹道导弹设计的“爱国者3”已经有良好的防护能力。 所以部署“萨德”其实颇有些多此一举的感觉,如果一定要解释,只能强行解释为与“爱国者3”形成双重拦截,对朝鲜来袭导弹进行两次拦截,进一步掩护美军基地的安全。 但这就严重浪费了“萨德”导弹的性能了,尤其是在韩国目前仅计划部署75枚“萨德”。相比之下,朝鲜有数百发短程地地导弹,用“萨德”来拦截朝鲜短程导弹的话,很快就会落得“油尽灯枯”了。 从“萨德”的技术特性上来看,日本是东亚最需要这种导弹的国家,毕竟朝鲜手头的核弹头和能够打到日本的中程导弹都不算多,在日本部署一些“萨德”的话,还算是说得过去的。 反过来说,“萨德”在韩国只有一种情况可以发挥其设计作用——就是当中国向韩国发射几发“东风-21”导弹,或者向韩国周边海上(还得在“萨德”导弹的射程范围内,基本就是韩国西海岸附近)的美军舰艇发射几发“东风-21D”的时候。以“萨德”的能力,对一个来袭导弹发射多枚导弹进行拦截,有一定的概率击落少数“东风-21”导弹。 然而以今天中国的军事能力,当然不会像朝鲜那样到要玩“导弹袭城”制造恐慌的程度。不论是陆基巡航导弹、隐身战斗机、空射巡航导弹、海基巡航导弹,都可以让“萨德”束手无策。更遑论具备突防技术的东风-21CD、东风-16等这些新一代中程导弹了。甚至,也用不着具备突防技术的新型导弹。目前萨德导弹在韩国部署一个发射营,有6辆发射车,每辆发射车上装有6枚待发拦截弹,备弹可以再重新装填一次,就算每枚拦截弹能拦截一个来袭目标,且命中率高达100%,正好能拦截中国一个战术导弹发射旅的一次齐射。然后呢?中国目前的中短程导弹发射旅数量可不是一个两个……可以说,如果中国愿意,消灭“萨德”也不过举手之劳。 不久前,拒绝购买“萨德”导弹,除了因为价格过于昂贵外,也是因为在直接面对大陆“导弹威胁”的台湾看来,部署几发“萨德”和部署“爱国者3”并没有区别。面对暴风雨的时候,手里的雨伞再大,又能如何? 所以,对于韩国来说,部署“萨德”最大的政治意义在于,表明韩国将中国作为假想敌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也是逼迫韩国作出这一表态。 那么在韩国部署“萨德”对于美军有没有实战意义呢? 事实上对于美国而言,韩国部署的“萨德”在朝鲜向日本发射中程导弹的时候很有意义。 如果仅在日本部署“萨德”导弹和雷达系统,那么只有在朝鲜发射的导弹跃出地平线后,在日本部署的“萨德”才能发现目标,预警时间、拦截窗口都要小一些。但如果在韩国部署“萨德”的雷达,朝鲜导弹一起飞,在日本部署的拦截弹就可以有效掌握导弹的动向,增加了数分钟宝贵的拦截时间,可以大大提高拦截效率。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朝鲜未来部署带有核弹头的“火星10”或者“北极星2”导弹后,最有可能的使用目标是日本的美国基地,通过在日本、韩国部署的“萨德”系统,可以对这些导弹进行比较有效的拦截,对于美军来说是有价值的,大大减少了朝鲜对美国驻日基地的威胁。 但这,对于韩国而言,实在没有意义。相反的,在韩国部署的“萨德”阵地会成为朝鲜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反而更增加了朝鲜先发制人的可能性。对于韩国来说,这是一个“越防越危险”的死结。(作者:席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