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尚“表达”不了死者死亡时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04
基因表达尚“表达”不了死者死亡时间

  最近,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文章称,欧洲科学家根据生物库的数据分析表明,死亡引起的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将可用于估计死者的死亡时间。该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在刑侦领域,死亡时间的确定是破案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围绕它展开的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是,现实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乐观。专家表示,现在业内还是用传统方法居多,而以基因表达确定死亡时间,尽管法医专家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但仍停留在实验室,离真正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一直没有完美方法

  到目前为止,法医学领域推断死亡时间的技术手段,主要是依据尸体现象,如尸僵、尸斑、尸温等,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体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等。“准确推断死亡时间是法医学界公认的难题,目前尚未有不受个体差异和死后变化影响的‘金指标’可用于实际案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病理损伤技术处副处长何光龙说。

  从专业的角度讲,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多与统计学有关,也有相关的公式。但正如何光龙所说,环境的温湿度、死者的体格、死亡原因等各种因素都会造成死后变化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影响死亡时间推断的准确性。比如,通过尸温变化来推断早期死亡时间在目前案件中应用较广,但尸温的变化受死者的胖瘦、衣着状态、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等多因素干扰。相同环境下胖子的尸温比瘦子的尸温降低得慢;温暖室内的尸温比寒冷室外的尸温冷得要慢。因此,现在法医学对死亡时间的鉴定是一个相对粗略的时间区间段判断。

  “基因表达法”为什么目前不靠谱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中国法医学界开始探讨是否可以通过监测人死后基因表达的变化获得更精确的死亡时间,其中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刘良和他的团队为代表。《小鼠骨骼肌细胞核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运用RNA降解规律构建数学模型推断死亡时间》《人体死后肝细胞DNA含量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等研究成果都发表在权威杂志上。

  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已停滞。业内人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项研究后来进展不大,有些关键问题始终无法突破,个体差异和现实干扰因素等老问题无法解决,更重要的是成果始终无法从实验室走向应用。

  因为实验室环境是稳定单一的,而真正发生的案件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细微的差别都会影响鉴定。何光龙认为,用人死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来确定死亡时间的离真正应用还很远。

  我国法医专家在研究啥

  实际上,不管是法医学家还是生物学家们,一直都在探索让死亡时间更精确的方法。

  比如最近一些年,专家们发现尸体眼玻璃体液钾、钡离子浓度与死亡时间存在关系,我国专家做了大量研究。因为玻璃体液受外界影响较小,很少受到污染和腐败的影响,各种成分的变化相对稳定,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但学界对这一方法的模型和演算方法仍有一定争议。

  另一个被专业人士关注的方法是法医昆虫学。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中,曾用昆虫行为判断死亡时间正是这一方法的应用。但由于不同种属的蝇类其虫卵孵化、幼虫生长周期及化蛹时间各不相同,因此,不仅要判别尸体上蝇的类型,而且还要判断不同蝇类的生长周期,更有不同地域昆虫种类和生长周期不同的问题。

  何光龙表示,在鉴定领域创新是常态——既要研究新方法,也要注重对旧方法创新。他看好法医昆虫学的应用前景,但我国如果要推进这一研究,法医学界还得与农学家、昆虫学家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王蔚)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